內地公布防疫“新十條”措施,專欄主要涉及確診者條件許可可居家隔離,盧永以及減少核酸檢測等,雄通部份比香港更寬松,關希例如密切接觸者只須5日家居隔離,望明第五日若核酸檢測陰性,專欄就可解除隔離,盧永而香港的雄通密切者須隔離七日。
內地放寬防疫措施的關希步伐很快,政策調整初段難免有點混亂,望明亦預計有一波的專欄感染,對醫療體系有壓力。盧永還望內地捱一、雄通兩個月,關希可以捱過這個難關。望明
內地好,香港就會好。
最近,朋友圈傳來一則網媒新聞,話香港和內地最快在圣誕節可以通關。就在大家對相關消息討論得興高采烈的時候,有朋友叫大家看一看日期,原來是一年前的新聞。一年過去,通關仍然無期,令人有點沮喪。
游客絕跡,零售蕭條,本地經濟亦十分疲弱,今年首季GDP按年跌3.9%,第二季跌1.3%,第三季跌4.5%。香港經濟遇上三鬼拍門,一、外圍環境轉差,為出口帶來巨大壓力;二、全球利息上升,壓抑需求;三、香港和內地持續不通關,本地旅游和零售業長期受到嚴重影響。
估計明年外圍經濟環境仍然不會快速改善,美息雖快見頂但沒有這么快回落,唯一的變數是香港和內地通關的時間。
我原來都是悲觀派,認為香港沒有那么快可以與內地通關。不過,隨著內地的抗疫政策急速放寬,我變成樂觀派,認為明年第一季和內地通關的機會大增:
第一,內地和香港的抗疫政策需要同步。過去香港和內地不能通關,主要是香港的抗疫政策寬松,而內地較嚴謹,兩地政策不同步。如果香港和內地通關,勢將影響內地的清零目標。今年初,香港第五波疫情剛爆發,深圳甚至用五百元請人去跟隨香港的貨車司機,以免香港司機違規,到處走動播疫。
第二,期望內地捱過這一波疫情擴散。新一波的Omicron疫情的致死率較低,以廣州為例,累計有16萬人感染,只四個重癥且無一死亡。
但疫情擴散后,死亡人數會上升,內地要先挺過疫情洪峰的沖擊。
第三,下一步放寬入境限制。近日內地抗疫政策出現180度轉變,內部抗疫安排開始與香港趨同,但對外亦較嚴謹,入境有“5+3”檢疫安排,比香港“0+3”嚴很多。隨著內地不再要求嚴格清零,估計下一步入境管制也有望放寬。當內地和香港入境隔離日數靠近之日,就是通關之時。
其中一個關鍵時間,就是內地加快接種疫苗的時間表,內地要求在明年1月底之前,符合條件的80歲以上人群的三針接種率達到90%。
若內地80歲的高危人群的完成三針接種率能夠接近90%的話,內地毋須害怕進一步的開放。
兩地通關,希望在明天。
盧永雄
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。